当前位置:

使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:从保存到注射全知晓

来源:24直播网

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,正确使用对于控制血糖、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。使用胰岛素时,有诸多注意事项需要患者牢记。

胰岛素的储存至关重要。未开封的胰岛素应冷藏于2-8℃的冰箱中,避免冷冻,因为冷冻会破坏胰岛素的结构,使其失效。已开封正在使用的胰岛素,在室温(不超过25℃)下可保存28天左右,但也不宜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,比如不要将胰岛素放置在阳光直射或靠近热源的地方,否则会加速胰岛素的降解。外出旅行时,如果乘坐飞机,胰岛素可随身携带,无需托运,但要注意避免行李被挤压、碰撞。若乘坐汽车等交通工具,可将胰岛素放在保温袋中,加入冰块以保持低温环境。

准确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方法是关键。要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,常用的有腹部、上臂外侧、大腿外侧和臀部外上侧。不同部位吸收胰岛素的速度有所不同,腹部吸收最快,其次是上臂外侧、大腿外侧,臀部外上侧吸收相对较慢。每次注射部位应间隔1厘米左右,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,以免形成硬结,影响胰岛素的吸收。注射前要确保双手清洁,用酒精棉球消毒注射部位,待酒精挥发后再进行注射。胰岛素注射笔的针头要定期更换,一般建议每注射一次更换一个针头,以减少感染风险和疼痛。注射时要捏起皮肤,呈45°-90°角进针,进针后停留10秒左右再拔出针头,避免药液外漏。

胰岛素的剂量调整需谨慎。胰岛素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、饮食、运动等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。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时,通常从小剂量开始,逐渐增加,直至血糖控制达标。患者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,包括空腹血糖、餐后血糖、睡前血糖等,并记录下来,以便医生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。一般不要自行随意增减胰岛素剂量,如需调整,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。要注意胰岛素与饮食、运动的配合。饮食方面,应定时定量,避免高糖、高脂肪、高盐食物,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。运动可以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,有助于控制血糖,但运动前后要注意监测血糖,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或加餐。

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,患者和家属要了解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方法。低血糖的症状包括心慌、手抖、出汗、饥饿感、头晕、乏力等。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,应立即进食含糖食物,如糖果、饼干等,以迅速升高血糖。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,应及时就医。为预防低血糖的发生,患者要按时进餐,避免过度节食或空腹运动。在胰岛素作用高峰时段,如注射后1-3小时,要适当加餐。

定期复诊也不容忽视。患者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诊,一般建议每3-6个月复诊一次。复诊时,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、糖化血红蛋白水平、体重变化等,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,同时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并发症及其他健康问题。患者要如实向医生汇报自己的用药情况、血糖监测结果、饮食和运动情况等,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调整。

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需要患者全面了解并严格遵守各项注意事项。只有正确储存胰岛素、准确注射、合理调整剂量、预防低血糖、定期复诊,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,提高生活质量,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。患者要保持积极的态度,与医生密切配合,共同管理好糖尿病。

相关标签